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0/28丹东鸭绿江断桥导游词
- 10/28三过鸭绿江!宜春老兵70年后再忆抗美援朝
- 10/27跨过鸭绿江,197653名志愿军英勇捐躯:纪念是为
- 10/27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张武英:难忘鸭绿江那边的战斗
- 10/27从这里,42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——记“英雄之城
三过鸭绿江!宜春老兵70年后再忆抗美援朝
开栏语:
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……”当听到这首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最鼓舞士气的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,人们都会热血沸腾。70年前,为了保卫和平、反抗侵略,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,舍生忘死、浴血奋战,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。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,宜春发布即日起推出专栏《致敬最可爱的人》,讲述宜春老兵们的铁血人生和家国情怀。
他
三过鸭绿江
誓死守卫物资生命线
……
让我们跟随
宜春高安志愿军老战士
邹质彬
70年后再忆抗美援朝
70年前,为了保卫和平、反抗侵略,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、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,用青春、热血和生命挺起了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的脊梁。
70年后,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,祖国山河日新月异,饱经战火洗礼的“银发”老兵在回忆烽火岁月时,令人动容。
“战争很残酷、很惨烈,我三次跨过鸭绿江,是从死人堆里爬回来的!”高安市志愿军老战士邹质彬满目通红、双唇微抿,思绪如流水倾泻,向笔者讲述那段同强敌浴血奋战的亲身经历。
1930年11月
邹质彬出生在高安市建山镇桥头村的一个普通农家,由于家境贫苦,从小过继给了经商的二叔。当时国家正处于战乱当中,继父的生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,家境日渐衰弱,年少的他只能辍学,帮助继父经商贴补家用。
1949年5月
邹质彬想方设法帮助解放军消灭在新余市境内的国民党残余分子,受到部队首长的高度肯定。7月下旬,他被推荐到南昌“八一”革命大学学习,成为革命干部培养对象。数月后,邹质彬积极响应中央在各地抽调军校学生骨干进入军队的号召,强烈要求参军,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。
1950年5月
邹质彬等70名骨干学生到湖北参军,成为一名正式军人,跟随部队执行剿灭国民党残余分子以及荆江分洪的任务。同年10月,所在部队开赴朝鲜。
第一次跨过鸭绿江
1951年,这是我第一次跨过鸭绿江,主要执行运送炒米的任务。
当时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,对物资消耗极大。因为敌军军机可能随时随地轰炸营地,所以做饭时不能出现明火。否则,容易暴露营地而遭到敌机轰炸。
火候不够,所以米饭也就半生不熟。战士们长时间吃这种半生不熟的米饭,肠胃难以消化并且易生蛔虫,没有足够的精力上战场,直接影响军队战斗力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就需要把大米炒熟,再从国内将香喷喷的炒米运送到朝鲜前线。
“当时是用军用专列装载着大量炒米出国门,再由铁路、浮桥、公路过鸭绿江运送到朝鲜,一路上非常困难!”
到达朝鲜后,邹质彬和战友们带着鸡毛信分为三组,立即与前线的志愿军部队联络。
“由于敌军全天候的轰炸,部队的通信系统几乎全部破坏,只能靠送信保持联络。”
面对陌生的朝鲜山地和头上的敌机轰鸣以及阵阵激烈的枪声,邹质彬小心翼翼地前行。在行进至朝鲜高旺里附近时,敌机突然投下了大量的固体燃烧弹,火焰瞬间吐出火舌向四周铺开,一时间燃烧起熊熊大火,浓烟及热浪滚滚,很多战士来不及脱去外衣就被活活烧死,壮烈牺牲。
“跟我一起送信的两位战友也牺牲了……”邹质彬双眼通红,哽咽道。
轰炸结束后,邹质彬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,谨记任务,誓死守卫物资补给生命线,按时将鸡毛信送到了志愿军联络员手中,顺利地完成了运送任务,让战士们吃上了香喷喷的炒米。为此,他荣立了二等功。但是,他因轰炸期间被热浪烫伤的眼睛未能及时治疗,双眼视力骤降,留下了永久性的损伤。
第二次跨过鸭绿江
1952年,在上甘岭战役前后,邹质彬第二次跨过鸭绿江。此次邹质彬的任务是用三辆军列,分别运送物资、军备以及战斗人员前往朝鲜战场。
敌军数次妄图切断这条生命线,头顶呼啸而过的飞机遮天蔽日,投下了无数的炸弹,有些炸弹在人群中爆炸,血肉模糊,一个个战友在身边倒下,又有新的战友顶着炮火向着胜利砥砺前行。
第三次跨过鸭绿江
1953年,邹质彬第三次跨过鸭绿江。这一次再次来到“老地方”,他感慨万分,怀着激动的心情,迎接经历了数年战火的战友们回家。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,欣喜中带着疲倦的战友,邹质彬感慨战争的残酷。
文章来源:《鸭绿江》 网址: http://www.yljbjb.cn/zonghexinwen/2020/1028/667.html
上一篇:跨过鸭绿江,197653名志愿军英勇捐躯:纪念是为
下一篇:丹东鸭绿江断桥导游词